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释道震宋 1079 — 1161
全宋诗
释道震(一○七九~一一六一)俗姓赵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少依觉印英禅师,再谒丹霞淳禅师,先后参海内有名尊宿十七人。
初住曹山,后迁广寿、黄龙。
黄龙道震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三。
僧宝正续传》卷六、《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今录诗五首。
释道震号山堂
金陵赵氏子也。
垂髫依觉印英禅师为童子。
迁泗之普照得度。
久之辞谒丹霞淳
与论曹洞宗旨。
呈以偈曰。
白云深覆古寒岩。
异草灵花彩凤衔。
夜半天明日当午。
骑牛背面著靴衫。
次依草堂。
日取藏经读之。
一夕闻晚参鼓步出经堂。
举头见月大悟亟趋方丈。
堂望见即曰。
子彻矣。
遂为印可。
寻出三迁而至百丈道显著。
绍兴己巳律师妄踞黄龙。
衲子散子散去。
主事者走钱塘
王承宣继先书。
达洪师张如莹
莹公命以从众望。
主事者请致书谢王。
让曰。
王公为护佛法。
何谢之有。
况我与之素昧平生。
于是主事恧退。
仲温曰。
彼交结权贵倚为藩垣者闻其言亦足颜汗。
绍兴以来宗师言行相应而与秋霜争严。
其谁哉。
师讳道震
金陵赵氏子。
少依保宁觉印禅师
为童子。
觉印住泗洲普照
遇淑妑閤。
择童行。
守戒律者施度牒。
师在选中。
得度具戒。
久之辞觉印
丹霞淳禅师与闻曹洞宗旨。
因有颂曰。
白云深覆古寒岩。
异草灵花彩凤㘅。
夜半天明日当午。
骑牛背面著靴衫。
见而异之。
湖湘
抵大沩。
作插锹井颂曰。
尽道沩山父子和。
插锹犹自带干戈。
至今一井如明镜。
时有无风匝匝波。
最后至黄龙。
草堂清禅师一见契合。
绝意他往。
日取藏教读之。
一夕闻晚参鼓。
步出经堂。
举头见月
忽有省。
亟趋方丈。
陈所悟。
草堂深可之。
自此履践获大通彻。
绍兴初
草堂避地曹山。
疏山
师皆在焉。
居第一座。
分座接衲。
五年临川给事程公命出世曹山。
草堂之道。
僧问。
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师云。
黑漆昆崙穿市过。
进云。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答云。
卖扇婆子手。
遮曰。
如何是人境俱夺。
答曰。
灰飞烟灭后。
怕你绝音容。
问。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答曰。
当年独坐雄峰事。
今日分明说向君。
进云。
只如向上宗乘。
又作么生。
师以拂子击禅床。
僧云。
烹凡炼圣有玄功。
万古丛林作标格。
便礼拜。
尝示众曰。
曹山门下有鹅王择乳句。
若人会得凡圣染净迷悟生死无二无别。
若也不会。
则凡圣染净迷悟生死。
谩他一点不得。
久之。
退隐疏山山堂
郡守叶公梦龄请居广寿
未几洪帅李公迨移居百丈。
师力丛林矩范。
僧到必勘辩。
一日僧展坐具礼拜。
师转身背却。
僧收坐具便去。
师乃唤回。
僧进前。
师便归方丈。
明日僧问讯云。
某甲昨蒙和尚慈悲。
有个省处。
师云。
作么生。
僧近师边。
作听势。
师取拂子打之。
僧大笑而去。
若此类甚多。
衲子翕然推服。
晚迁黄龙。
是为积翠直下子孙。
授道之处。
院烬于兵火。
师慨然有兴复之志。
阅数年。
堂殿廊庑。
迄抵于成。
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示微疾。
集众告曰。
老僧参见海内有名尊宿十有七人。
泊见草堂
始到不疑之地。
汝等当究本法。
傥透脱无滞碍。
随力量兴作。
利益众生。
无虚弃光阴。
左右固请留颂。
命笔书曰。
吾年八十三。
随顺世言谈。
不落思量句。
谁人共我参。
翌日闻钟声。
奄然而寂。
端坐三日
支体柔和。
颜皃如生。
阇维日。
云惨风悲。
草木变色。
烟焰所及。
悉缀舍利。
道俗取之。
旬日不竭。
塔于寺之西崦。
师为人刚正强力。
甘枯淡。
务精进。
迹未尝造檀越之门。
近代宏法。
唯师有古尊宿风韵。
议者比之常庵崇禅师云。
赞曰。
演出关。
栖迟妙喜之门。
久甚。
及开法出世。
不忘圜悟
道者固应如此。
天资耿介。
草堂晚居。
泐潭道盛。
时有厚奉香信请法语法衣者。
草堂将与之。
骤谏以为不可。
草堂不允。
遂拂衣遁他境。
呜呼使异时主法宗师之门。
震之志得行焉。
其规正窃昌。
阴翊化权。
岂浅浅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道震字山堂金陵赵氏子也。
垂髫依觉印英禅师迁泗之普照得度,久之辞。
丹霞淳与论曹洞宗旨,呈以偈曰:“白云深覆古寒岩,异草灵花彩凤衔。
夜半天明日当午,骑牛背面著靴衫。
”次依草堂,日取藏经读之。
一夕,闻晚参鼓,步出经堂,举头见月,忽大悟,亟趋方丈,堂望见即曰:“子彻矣。
”遂为印可。
寻出,三迁而至百丈,道甚显著。
绍兴己巳,有律师妄踞黄龙,衲子散去,黄龙主事钱塘,求王承宣继先,书达洪帅张如莹,莹公命以从众望。
主事者请致书谢王,让曰:“王公为护佛法,何谢之有?
况我与之素昧平生。
”于是,主事恧退。
其严正如是。
仲温曰:“彼交结权贵,倚之为藩垣者,闻其言亦足颜汗,谅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道行南宋 1089 — 1151
全宋诗
释道行(一○八九~一一五一)处州(今浙江丽水)人,俗姓叶
幼有出尘志,间从天宁微禅师游。
年十九,礼普照觉印英禅师,得度。
去参佛眼清远禅师,契悟。
后辞省亲。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徐康国处州,请开法于寿宁。
次迁法海天宁乌巨。
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从知饶州陈璹请,至饶。
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
雪堂道行禅师
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今录诗四十六首。
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道行(一○八九——一一五一)号雪堂俗姓叶处州(治今浙江丽水)人。
初依普照英公得度,复参佛眼禅师,遂大悟
出世初住南明,历主荐福、乌巨。
绍兴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
有《雪堂行拾遗》一卷(存)、《金刚经注》三卷。
见《嘉泰普灯录》卷六,《补续高僧传》卷一○。
释道行号雪堂
处州叶氏子也。
初依普照英得度。
出游参佛眼
一日闻眼举玄沙筑著脚指话遂大悟
住郡南明。
上堂会得便会玉本无瑕。
若言不会碓嘴生花。
试问九年面壁何如大会拈花。
南明恁么商确也。
是顺风撒沙。
次迁乌巨示众举。
玑和尚问僧。
禅以何为义。
众虽下语未契厥心。
僧请代云。
以谤为义。
师曰。
三世诸佛是谤。
西天二十八祖是谤。
唐土六祖是谤。
天下老和尚是谤。
诸人是谤。
山僧是谤。
于中还有不谤者无。
谈玄说妙河沙数。
争似双峰谤得亲。
忽示微疾。
门弟子教授汪乔年至省。
遂以后事委之。
说偈曰。
识则识自本心。
见则见自本性。
识得本心本性。
正是宗门大病。
又注曰。
烂泥中有刺。
莫道不疑好。
黎明沐浴更衣加趺而逝。
阇维获五色舍利。
烟所至处舍利累然。
齿舌不坏。
塔于寺西。
道行
号雪堂
处州叶氏子。
泗州普炤英公得度。
既参佛眼
一日闻举玄沙筑着脚指话。
大悟
出世住南明荐福乌巨。
所至道声弘宣。
龙象景附。
极一时法道之尊。
时称龙门法幢高庵雪堂禅。
不至二老之门则非禅也。
慈仁忠恕。
尊贤敬能。
戏笑俚言。
罕出于口。
无峻阻不暴怒。
至于去就之际。
极为介洁。
住乌巨时。
衲子有献铁镜者。
师曰。
溪流清泚。
毛发可鉴。
蓄此何为。
谢却之。
应庵住明果。
师。
未尝一日不过。
从间有窃议者。
师曰。
华侄为人难得。
予因重之。
数往何伤。
师虽见道龙门
而持身事之间。
实得之家教。
尝谓弟子云。
予弱冠之年。
见独居士言。
中无主不立。
外不正不行。
此语宜终身践之。
圣贤事业备矣。
予佩其语。
在家修
出家学道。
以至率身临众。
如衡石之定重轻。
规矩之成方圆。
舍此则事事失准矣。
一日示疾。
门弟子教授汪乔年至省候。
以后事委之。
示以偈曰。
识则识自本心。
见则见自本性。
识得本心本性。
正是宗门大病。
注曰。
烂泥中有刺。
莫道不疑好。
黎明沐浴更服。
跏趺而逝。
阇维。
五色舍利。
烟所至处累然。
齿舌不坏。
瘗而奉之。
禅师名道行
号雪堂
处州人也。
其父叶公常游禅社。
自称见独居士
以积厚流光而生
生而岐嶷。
壮克节俭绝笑。
俚爱博施。
叶公尝谓曰。
中无主不立。
外不正不行。
此语宜终身践之。
圣贤事业备矣。
茂年不乐。
与诸子伍。
乃依普照英禅师得度。
英有鉴裁。
舂汲樵㸑。
必使董之。
乘间参请不倦。
无所得辞。
英参佛眼
因与高庵竹庵
同得究竟法。
方是时。
佛果佛鉴人满大江南北。
佛眼下诸贤。
多驰化于浙水东西。
是以东山法道大阐于三佛。
高庵初在龙门时。
骨鲠寡交独喜。
盘桓不间。
尝叹曰。
稠人广众中。
鄙者多。
识者少。
鄙者易习。
识者难亲。
果能自奋于其间。
如一敌万。
庸鄙之习。
力尽真挺特。
没量汉也。
感佩其言。
雪峰之事岩头。
故终其身未尝不举高庵之为人。
居荐福。
谓众曰。
佛眼老人
龙门时。
龙象满席。
尚自潸然太息。
以为终愧老东山也。
山僧复愧老人倍倍耳。
其流涕太息。
可胜道哉。
虽寓名山。
去就如流云。
妙喜之子博山本有贤操。
达郡守吴公。
以本住持荐福。
迁乌巨。
终焉计
及门者有且庵仁退庵休晦庵光辈。
俱为懿范。
行老且病。
汪乔年王十朋来往问道。
答不厌频。
尝谓十朋曰。
金堤千里溃于蚁壤。
白璧之美罹于瑕玷。
况无上妙道。
非特金堤白璧也。
而贪欲非特蚁壤瑕玷也。
要心之端谨。
行之精进。
守之坚确。
修之完美。
然后可以自利而利他也。
又示乔年曰。
识则识自本心。
见则见自本性。
识见本心本性。
正是宗门大病。
一日召乔年
嘱以后事。
沐浴更衣。
跏趺而寂。
阇维。
齿舌不坏。
五色舍利。
烟所至处。
人皆获之。
塔于西寺
赞曰。
济下宗师。
钜鹿鏖兵。
万夫辟易。
壮矣。
行公临济
其世十三番。
为名葩秋月。
人人得而就之。
经云。
具足优婆夷
得菩萨无尽福得藏解脱门。
能于小器
随诸众生种种欲乐。
出生种种美味珍奇。
悉令充足。
行公之谓耶。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道行字雪堂处州叶氏子也。
初依普照英得度,出游参佛眼
一日闻眼举“玄沙筑著脚指”话,遂大悟
住郡南明,上堂:“会得便会,玉本无瑕,若言不会,碓嘴生花,试问九年面壁,何如大会拈花?
南明恁么商确也?
是顺风撒沙。
”次迁乌巨,示众,举“玑和尚问僧禅以何为义?
”众虽下语,末契厥心,众僧请益,代云以谤为义。
道行曰:“三世诸佛是谤,西天二十八祖是谤,唐土六祖是谤,天下老和尚是谤,诸人是谤,山僧是谤,于中还有不谤者无?
谈玄话妙河沙数,争似双峰谤得亲。
”忽示微疾,门弟子教授汪乔年至省,遂以后事委之,说偈曰:“识则识自本心,见则见自本性。
识得本心本性,正是宗门大病。
”又注曰:“烂泥中有刺,莫道不疑好。
”黎明沐浴更衣,跏趺而逝,阇维获五色舍利,烟所至处,舍利累然,齿舌不坏,塔于寺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正觉北宋 1091 — 1157
全宋诗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
年十一出家,十五落发,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
得度于净明寺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
初住泗州普照寺
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
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
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
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
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
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
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
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
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八
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俗姓李隰州(治今山西隰县)人。
十一岁出家,十八岁游历诸方。
得法于邓州丹霞山德淳禅师
宣和末出主泗州普照禅寺
建炎间历游舒州太平江州圆通能仁、真州长芦禅寺。
继主明州天童寺凡三十年,绍兴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诏谥宏智禅师
有《天童宏智觉禅师语录》、《天童觉和尚颂古》等著作传世。
见《天童宏智禅师行实》(《天童正觉禅师广录》卷九),周葵《宋故宏智禅师妙光塔铭》(《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四),《宝庆四明》卷九。
释正觉
隰州李氏子也。
父讳宗道
母赵氏。
诞师之夕光出于屋。
人皆异之。
年七岁日诵书数千言。
十三通五经七史。
一日乞从释氏学无生法。
依郡之净明寺宗和尚薙发。
受具戒于晋州慈云寺琼和尚
年十八游方。
因自诀曰。
若不发明大事誓不归矣于是渡河首谒枯木成公汝州
久之无所入。
丹霞淳禅师价方盛。
乃顶笠造焉入门。
霞便问。
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
师对曰。
井底虾蟆吞却月。
三更不借夜明帘。
霞曰。
未在更
师拟议。
霞打一拂子曰又不借。
师忽大悟作礼。
霞曰。
何不取一句。
师曰。
某甲今日失钱遭罪。
霞曰。
未暇打尔。
在且去。
值霞退居唐州大乘寺
师亦从焉。
宣和二年霞迁大洪俾掌记室
三年首座
金粟智雪窦辈皆参随之。
真歇了公长芦
招师首众。
未几出主泗洲普照
高宗建炎间舒州之太平。
迁江之圆通能仁。
次补长芦
时寇酋李在抄掠境上乃入寺。
众惧奔散。
师独危坐堂中。
但以善语谕之。
李在稽首馈金赡众僧。
于是一方赖安寇静。
又越二年乃渡浙之钱塘明州礼补陀大士。
天童虚席。
郡守驰檄请师住持。
无何胡虏犯境虏至登岭。
遥望岭上若有神卫
遂敛兵而退。
次年被旨主灵隐
将行四众号阻百鸟哀鸣。
师居天童三十年。
凡寺舍殿廊无不新者。
绍兴二十七年九月朔别郡帅檀越。
七日还山饭客如常。
次辰索浴更衣。
端坐为书嘱后事讫书偈曰。
梦幻空花。
六十七年。
白鸟烟没。
秋水连天。
掷笔而逝。
谥曰宏智禅师
塔曰妙光。
禅师名正觉
姓李氏
李氏为隰州善族。
觉公生则肉环特起于臂。
盖其母孕时。
梦感之徵也。
七岁日诵数千言。
佛陀逊禅师见而大异。
以法室祥麟记之。
又四载公果得度。
年十八游方。
决誓而行。
亲友俱贤之。
遂依枯木成禅师香山
香山多佳士。
成独器公。
公受严折不发。
闻诵法华经有省。
即陈所悟于成。
成指台上香盒曰。
里面是甚么物。
对曰。
是何心行。
曰你悟处又作么生。
公画圆相呈之。
又抛向后。
成曰。
弄泥团汉有甚么限。
曰错。
成曰。
别见人始得。
公诺诺而去。
造丹霞。
丹霞淳禅师居焉。
为芙蓉楷之子。
揩嗣投子青
嗣太阳玄。
玄公神观奇伟。
慎其付授。
年至八十。
叹无可继者。
乃以皮履直裰。
浮山远录公
使为求法器。
兼谶以偈。
偈曰。
杨广山头草。
凭君待价焞。
异苗翻茂处。
深密固灵根。
既任两宗。
居圣岩。
出洞下宗旨示
悉妙契。
以大阳顶相皮履直裰。
续其宗系。
淳之祖。
原思下十二世也。
受公展讫。
即问曰。
如何是空劫以前自己。
对曰。
井底虾蟆吞却月。
三更不借夜明帘。
曰未在更道。
公拟议。
以拂打曰。
又道不借。
大悟其旨。
便作礼。
曰。
何不道取一句。
对曰。
某今日失钱遭罪。
辗然曰。
未暇打得你。
自此丹霞白椎日。
非公莫敢发响。
大洪
命公居七众之首。
四年又分同门真歇了之座于圆通。
六年出住泗州普照
舒州太平江州圆通能仁真州长芦
俱为禅衲区薮。
而洞上之风大廓。
有问五位宗旨。
公以颂示曰。
正中偏。
霁碧星河冷浸天。
夜半木童敲月户。
暗中惊破玉人眠。
中正
海云依约神仙顶。
妇人鬓发白垂丝。
羞对秦台寒照影。
正中来。
午夜长鲸蜕甲开。
大背摩天振云翼。
翔游鸟道髅难该。
兼中至。
觌面不须忌讳。
风化无伤的意玄。
光中有路天然异。
兼中到。
斗柄横斜天未晓。
鹤梦初醒露叶寒。
旧巢飞出云松倒。
建炎初。
又住天童
屋庐湫隘。
衲子结草树居。
常数千指。
未几所废俱成。
而宏胜冠南国焉。
有羽客。
私进乾汞之术。
公曰。
我辈非不能也。
顾欲檀家有所植福耳。
为汝验之。
以汞纳口坐。
踰时吐白金于地。
客骇谢而去。
公之再住天童
适金人陷明州
诸刹皆燬。
及窥小白岭。
见谷积阴云。
疑有伏甲。
惧而退。
时江声绝渡。
千二百众俱安床藉。
知事忧之。
顷之嘉禾钱氏致谷千斛。
岁虽艰。
施无厌。
赡众之馀。
存活白衣老少数万人。
有诏移灵隐
未越月解归。
公于天童计三十载。
而名号所彰。
万方革面。
上堂曰。
黄阁帘垂。
谁传家信。
紫罗帐合。
暗撒真珠。
正恁么时。
视听有所不到。
言诠有所不及。
如何通得个消息去。
梦回夜色依稀晓。
笑指家风烂熳
又曰。
诸禅德。
吞尽三世佛底人。
为甚么开口不得。
破四天下底人。
为甚么合眼不得。
许多病痛。
与你一时拈却了也。
且作么生得十成通畅去。
还会么。
擘开华岳连天色。
放出黄河到海声。
僧问。
清虚之理毕竟无身时如何。
曰文彩未痕初。
消息难传际。
僧曰。
一步密移玄路转。
通身放下劫壶空。
曰诞生就父时。
合体无遗
僧曰。
理既如是。
事作么生。
曰历历才回分化事。
十方机应又何妨。
僧曰。
恁么则尘尘皆现本来身也。
曰透一切色。
超一切声。
僧曰。
如理如事又作么生。
曰路逢死蛇莫打杀。
无底篮子盛将归。
僧曰。
入市能长啸。
归家著短衫。
公曰。
木人岭上歌。
石女溪边舞。
又僧问。
如何是向去底人。
公曰。
白云投壑尽。
嶂倚空高。
如何是向来底人。
公曰。
满头白发离岩谷。
半夜穿云入市廛。
如何是不来不去底人。
公曰。
石女唤回三界梦。
木人坐断六门机。
公提唱语句。
湖海争馨炙之。
均以为因公得见楷二尊宿也。
公虽年老。
日常过午不食。
缕丝不衣。
有巨贾献奇制新锦。
公坚却之曰。
老僧一人。
劳千里信施。
老僧不忍居也。
必不已。
估直以供众。
是以廉约成风。
天下效之。
绍兴丁丑九月
出队言别于越帅赵公令詪
及诸檀信。
次月七日还山。
遂作书请妙喜主我法门后事已。
而沐浴更衣。
告众曰。
梦幻空花。
六十七年。
白鸟烟没。
秋水连天。
俄报妙喜至。
公泊然蜕去。
妙喜为公剃发。
舍利随指而下。
龛留七日
颜不少异。
塔于东谷
谥曰宏智
塔曰妙光。
赞曰。
觉公唱教。
当乾坤鼎沸之
辟启东南。
缜言密行。
为湖海倾归。
妙喜尚左逊之
其馀欲并驾争驱。
知其孰可也。
嗟乎洞上宗风。
微公孰慰浮山之望。
而足太阳之心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正觉隰州李氏子也。
父讳宗道,世学般若。
母赵氏,尝梦五台山僧解右臂环与之,诞觉之夕,光出于屋,人皆异之。
年七岁,日诵书数千言。
十三,通五经、七史。
一日,乞从释氏学无生法,依郡之净明寺本宗薙发,受具于晋州慈云寺智琼。
年十八游方,因自诀曰:“若不发明大事,誓不归矣。
”于是,渡河首谒枯木成于汝州,久之无所入。
丹霞淳禅师价方盛,乃顶笠造焉。
入门,霞问:“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
曰:“井底虾蟆呑郤月,三更不借夜明帘。
”霞曰:“未在,更
拟议,霞一击拂子。
曰:“又不借。
大悟,作礼。
霞曰:“何不取一句?
曰:“今日失钱遭罪。
”霞曰:“未暇罪,尔且去。
”后霞退唐州大乘寺亦从焉。
宣和二年,霞主大洪,俾掌记室三年首座
金栗智、雪窦宗辈皆参随之。
真歇了公长芦,招之首众。
未几,出主泗洲普照
高宗建炎间,住舒之太平,迁江之圆通、能仁,次补长芦
时寇酋李在,抄掠境上,乃入寺,众惧奔散,独危坐堂中,但以善语谕之,李在稽首,馈金赡众僧,于是一方赖安寇静。
又越二年,乃渡浙之钱塘,至明州礼补陀,会天童虚席,郡守驰檄召之。
无何,胡虏犯境,虏至登岭,遥望岭上若有神卫,遂歛而退。
次年,被旨主灵隐,将行,四众号阻,百鸟哀鸣。
未两月,获旨再主天童。
初礼祖塔,时梦至一山寺,长松夹道,有句纪之曰:“松径森森窈窕门,到时微月正黄昏。
”及至天童,苑如梦境,有终焉之志。
居天童三十年,凡寺舍殿廊无不新者。
绍兴二十七年九月朔,别郡帅檀越,七日还山,饭客如常,次辰索浴更衣,端坐为书嘱后世讫,书偈曰:“梦幻空花,六十七年。
白鸟烟没,秋水连天。
”掷笔而逝。
先是育王缺席,妙喜佛日主之,相得益欢,尝于白椎倾倒,剧谈阔论,执其手曰:“吾二人皆老大,苟一旦溘然先去,则存者为之主。
”及佛日得遗书,夜至天童,凡送终之典悉主之。
塔于东谷,诏谥曰“宏智禅师”。
塔曰“妙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嗣宗南宋 ? — 1153
全宋诗
释嗣宗(?
~一一五三),号闻庵俗姓陈徽城(今安徽歙县)人。
幼业经圆具,冠依妙湛慧禅师
后谒宏智正觉禅师,蒙印可。
出住普照,徙善权、翠岩,迁庆元府雪窦寺
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卒。
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今录诗三十二首。
全宋文·卷三九八○
嗣宗(一○八五——一一五三)号闻庵时称宗白头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俗姓陈氏
受业水西寺,试经得度。
年二十游方,参径山睿,深见器重。
江浙、庐皖、荆楚湘汉,凡庵居屏处,禅林所称者,辄造而问之,得大洪山宏智正觉禅师印可。
后从觉于泗州普照寺建炎初去,遂代之。
寻住常州善权等寺。
绍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九。
见《鄂州小集》卷六《宗白头嗣宗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三,《新安》卷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善暹
全宋诗
释善暹临江军(今江西樟树)人。
重显弟子,初住雪窦,后住开先寺(《宋诗纪事》卷九一)。
开先善暹禅师
临江军人
操行清苦。
智识明达
远禅师在德山。
师往依之。
一日远升堂。
顾视大众云。
狮子频呻。
象王回顾。
师忽有省。
入室陈解。
远云。
子作么生会。
师回顾曰。
后园驴吃草。
远然之。
自此机辩迅捷。
禅林目曰海上横行暹道者
又参雪窦显
爱其俊逸。
留座下数年。
欲举住明州金鹅。
师闻之。
书二偈于壁而去。
曰。
不是无心继祖灯
道惭未厕岭南能。
三更月下离岩窦。
眷眷无言恋碧层。
三十馀年四海间。
寻师择友未尝閒。
今朝得到无心地。
却被无心趁出山。
后住开先
嗣德山远禅师
却通雪窦书。
山前婆子。
见专使来问。
首座出世。
为谁烧香。
专使。
云德山远和尚
婆子遂骂云。
雪窦抖擞。
尿肠说禅。
为汝得恁么。
辜负恩德。
开堂日上首白槌罢。
师曰。
千圣出来也。
祇是稽首赞叹。
诸代祖师。
提挈不起。
是故。
始从迦叶迄至山僧
二千馀年。
月烛慧灯
星排道树
人天普照
凡圣齐荣。
且道承甚么人。
恩力老胡也。
秪道明星出现时。
我与大地有情。
同时成道。
如是则彼既丈夫。
我亦尔。
孰为不可良由诸人。
不肯承。
当自生退屈。
所以便推排一个半个。
先达出来。
递相开发。
祗是与诸人作證明。
今日人天会上。
莫有久游。
赤水夙在荆山
怀袖有珍。
顶门有眼。
到处践踏觉场底衲僧么。
却请为新出世。
长老作个證明。
还有么。
师住开先
凡十八年。
而化于本山
嫡嗣云居元也。
别具。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善暹,初参德山,后至雪窦谒显,显喜其俊逸,曰:“海上横行暹道者
”遂命分座说法,显欲其住金鹅,书二偈而去:“不是无心继祖镫,道惭未厕岭南能。
三更月下离岩窦,眷眷无言恋碧层。
”“二十馀年四海间,亲师择友未尝閒,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趁出山。”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